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报告
文章作者:福安联社01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一、关于本报告
(一)涵盖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二)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三)报告范围
本报告披露范围包含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所辖各网点。
(四)报告数据说明
报告中财务数据以2023年度为主,主要来自于我联社文件和相关会议资料。
(五)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布的《福建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安排》等相关要求。
二、总体概况
(一)年度总体概况、关键成果与绩效
截至2023年末,我联社绿色信贷余额2288.09万元,较年初增长865.33万元,增幅60.82%。其中支持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要求的绿色对公企业2家,涉及贷款余额795万元。我联社绿色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农、林、牧、渔业,涉及贷款余额1513.86万元,占绿色贷款总余额的66.16%;制造业700万元,占绿色贷款总余额的30.59%;废旧资源再生利用54.23万元,占绿色贷款总余额的2.37%;基础设施绿色升级20万元,占绿色贷款总余额的0.87%。重点扶持了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渔业等项目建设。
我联社结合闽东山海区域特色和乡村振兴战略,将26个网点按照服务辖区沿线特色产业进行金融服务线路划分,挖掘区域绿色产能,如沿海网点重点挖掘海水健康养殖(大黄鱼、龙须菜等),山区网点重点挖掘绿色农业(茶业、林业等),进一步探索实现绿色经营的有效路径。
(二)下一年度规划与目标
下一年度,我联社将继续贯彻“绿色融资余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融资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客户总数(项目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每年提升幅度不低于1个百分点”的目标,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并从自身做起,节约水电,为绿色环保贡献农信力量。
三、工作要点
(一)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1.制定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决策部署,落实监管部门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我联社在于2021年制订了《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方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服务体系完备、政策支持有力、产品服务丰富、改革创新活跃的金融机构,力争实现“四个不低于”“一个100%”“一个大幅提升”的目标。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进一步认真部署落实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我联社成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对辖内各网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网点和个人,通过加强表彰与奖励,做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深化质效,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3.完善全流程管理。建立健全差别化的绿色授信管理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做实贷款“三查”,实现对绿色金融业务和风险的全流程管理。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前置授信审核节点,有效甄别绿色信贷并降低办贷时间成本。
4.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结合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合理设置绿色金融业务考评指标,确保普惠金融各项考核指标权重合计占比达到12%以上。参照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尽职免责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尽职免责制度,有力支持辖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定期组织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对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依据规定进行问责。
5.严控限制领域准入。积极研究制定绿色信贷的行业、企业和项目的准入标准,实行绿色目标客户名单制管理,建立“绿色清单”。通过建立“绿色清单”制度,遏制限控领域金融服务,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应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实施风险敞口管理制度。
(二)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1.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针对钢铁、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支持其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程度制定差异化的授信制度,引导产业、企业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产业规模化。支持产业园区绿色升级以及危险废物、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助力建设创新型的节能减耗、低碳循环、安全生产的现代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链和绿色低碳循环工业示范园区。结合各辖区产业特点,选择积极性高、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开展绿色金融供应链试点,探索建立绿色金融供应链制度体系。
2.推动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满足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金融需求,持续提升辖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大对污水处理、河道综合整治等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园林绿化、智慧城市、垃圾收运和处置、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3.支持绿色农业及海洋生态发展。倾斜金融资源,支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海洋生态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支持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农业,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主动开展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标准探索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协同作用。
4.支持绿色消费发展。积极开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设施等产品消费。
(三)增强绿色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在已有的基础上推广“福茶贷”“福海贷”“福果贷”,探索开展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森林碳汇、海洋碳汇功能。结合客户特征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业务产品,通过差异化产品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同时,我联社同福安市公交公司合作开展“福安农信社保卡3.0替换公交车乘车卡改造项目”,以民众乘车便利支付需求为切入点,与福安市公交公司合作实现福安联社三代社保卡替代公交卡,可作为普通卡、老人卡、学生卡、优抚卡、优惠卡、员工卡等公交卡类,并享受同等优惠,从而实现银行服务与福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四)推动完善外部发展环境
1.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加大与地方法院、工信、环保、住建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助力环境风险有效识别。探索建立强制性、市场化、法治化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公开绿色信贷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发展情况。对涉及重大环境与社会风险影响的授信情况,依据法律法规披露相关信息,接受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2.加大科技赋能应用。积极对接“金服云”“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功能,满足企业绿色融资需求,实现高效审批,提高绿色信贷的覆盖面、可得性和及时性。
3.构建风险补偿。积极推动当地政府研究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对节能低碳、生态环保项目的各类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规模。
四、政策制度
我联社自2017年起已将绿色金融服务纳入联社重要发展规划中,印发《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7-2020年支持生态农业·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安农信〔2017〕62号)、《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方案》(安农信〔2021〕157号)等相关文件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表1:金融机构环境政策制度情况表
文件名称 | 发文字号 | 文件类型 | 文件主要内容 |
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7-2020年支持生态农业·绿色金融实施方案 | 安农信〔2017〕62号 | 制度文件 | 福安农信联社支持生态农业·绿色金融实施方案 |
福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方案 | 安农信〔2021〕157号 | 制度文件 | 福安农信联社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方案 |
五、经营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报告期内,我联社及各营业网点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自有车辆消耗、营业办公用电、用水、纸张耗材等。
表2: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指标名称 | 披露细项 | 总量 | 人均 |
报告年度内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 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消耗燃油(升) | 6730.45 | 21.37 |
营业办公消耗电力(万千瓦时) | 116.45 | 0.40 | |
营业办公消耗水(吨) | 8592 | 27.28 | |
营业办公消耗纸张(吨) | 11.88 | 0.04 |
(二)环保措施及成果
积极营造绿色低碳办公氛围,加强节能降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全体员工在办公活动中节约资源,减少水、电、纸、油等能源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表3:环保措施及成果
管理内容 | 管理措施 | 执行效果 |
节电管理 | 加强对照明设备、空调、办公室设备、电梯等电器设备的管理,要求全体员工根据实际内、外部情况按需使用,及时对各个设施更新换代,积极使用节电设备 | 提高能源效率 |
节水管理 | 通过制定对水龙头、饮用水、用水设备等设施的使用规范,加强水资源管理,对全体员工提出合理用水的要求 | 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消 耗 |
节材管理 | 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可回收资源再利用等政策号召,在社内推广无纸化办公,倡导员工合理规划,节约用纸,减少纸张使用频率,提高纸张使用效率 | 提高低值易耗品使用率 |
节油管理 |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全社范围内的车辆管理及燃油管理,同时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出行 | 提高节能减排成效 |
节粮管理 | 鼓励员工文明餐饮,树牢节约意识,开展光盘行动,自觉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在办公及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弘扬崇俭抑奢的正能量 | 提高节约意识 |
六、投融资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截至2023年末,我联社各项贷款余额81.38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2288.09万元,绿色贷款占比达0.28%,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助力“双碳”战略。
表4:投融资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指标名称 | 披露细项 | 披露数据 |
绿色贷款余额及占比 | 绿色贷款余额(万元) | 2288.09 |
各项贷款余额(万元) | 813782.23 | |
绿色贷款占比(%) | 0.28% |
2023年,我联社未对绿色项目开展1亿元(含)以上的授信额度。
表5:金融机构绿色项目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融资类型 | 融资余额 | 项目主要内容 | 社会环境效益 |
无 |
七、未来展望
(一)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完备
我联社将进一步把绿色发展融入公司治理理念中,健全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充分结合本辖区山海区域特色,扶持绿色经营业态,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支持力度,形成“线上+线下”绿色金融多元化服务体系。加大对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和绿色客户资料建档队伍,提升有效需求客户的对接率和满足率。
(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更加丰富
立足不同领域的绿色发展、绿色转型需求,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开展绿色信贷、绿色消费金融、碳金融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跟进林权、农村两权制度改革,配套开展林权抵押按揭贷款、两权抵(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服务。结合辖内不同绿色要素,在“五福”框架下,努力探索尝试推出具有闽东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总结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金融创新经验和品牌。
(三)绿色融资支持更加有力
进一步优化融资总量和结构,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四个不低于”目标,即:绿色融资余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融资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客户总数(项目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每年提升幅度不低于1 个百分点,并积极对接新开工重点绿色项目,提高融资对接率,增强绿色金融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