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以案说险之防范虚假投资诈骗
文章作者:厦门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案情简介:
2024年9月12日下午,一位阿姨来到我行后溪支行办理银行卡开卡业务,大堂经理在审核开卡材料及进行风险核查,并通过两卡报备系统审核通过后,为其办理了开卡业务,并指导客户观看反诈宣传视频。该客户于当天晚上八点多向大堂经理发微信表示有十万元左右的大额转账需求,大堂经理询问转账用途,客户发来一条链接,称注册成为“萝卜快跑车辆投放”用户,投资后可高额提现回本。大堂经理意识到这是虚假投资诈骗的常用手段及话术,立即提示客户可能是骗局,切勿注册,更不能绑定银行卡交易,但客户对此“投资”深信不疑。大堂经理在劝阻客户拖延时间的同时,随即将情况上报支行营业经理,营业经理紧急联系当地派出所反诈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劝阻。最后通过警银联动对客户进行反诈教育,及时采取措施为客户避免了大额“投资”资金损失。
常见手法分析:
虚假投资诈骗利用了金融消费者侥幸、冒险、盲目的投资心理弱点,通过话术诱导,使消费者一步步落入虚假投资陷阱。审慎选择投资项目,理性评估收益水平,快速识别诈骗话术,是杜绝虚假投资诈骗的有效手段。以下为虚假投资诈骗的几种常见话术:
(一)分享内幕消息。“免费分享赚钱经验、掌握可靠内幕消息……”。在虚假投资案件中,不法分子宣称“掌握内幕消息”,通过推荐项目、分享经验等方式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体验过的“免费好处”后,投资者投资意愿增强,从而更容易冲动投资。
(二)利用从众心理。“我已经投资且拿了好几个月利息、投资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多了……”。虚假投资诈骗分子通常以同伙作托,制造出项目投资人多、持续获利的假象,利用从众心理,使投资者产生机不可失的错觉,投资意愿更加强烈。
(三)伪装权威背书。“通过国家认证、获得专利证书……”。虚假投资诈骗分子通过大量展示伪造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或名人合影等资料,获取投资者的信任,从而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判断。
风险提示:
金融消费者要坚守理性底线,审慎参与金融投资,评估投资收益是否处于合理水平。倡导以资产稳健增值为投资目标,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不冒险投资,不抱侥幸心理。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有关“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等话术很可能是忽悠,投资者切记时刻保持警惕,切忌盲目“随大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