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打击不良代理投诉·风险提示(二)
文章作者:晋江农商行01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揭开“代理维权”外衣下的黑灰产
一、套路解码
1.0版本:“恶人先告状”
滥用维权与投诉渠道,将代为投诉=提供专业指导。
2.0版本:戴上“弱者”的面具
代为伪造收入证明、贫困证明、住院证明等佐证材料。
3.0版本:“化身正义使者”
指导客户诱导银行工作人员说出违规的话并录音,同时向监管部门投诉银行违规办理业务,反将一军。
二、风险重重
1.经济损失
消费者若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可能需支付高额佣金。
2.信息泄露
消费者若向黑灰产提供身份信息或账户信息,轻则倒卖、重则盗刷。
3.征信受损
消费者若轻信黑灰产而暂停或拒绝还款,随之而来的就是因逾期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个人信用受损,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牢狱之灾
消费者若参与伪造减免材料,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如美团小贷工作人员审核发现某债务减免材料所盖公章系伪造,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客户及黑灰产均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制裁措施。
三、消保贴士
1.金融产品要合适。
消费者应掌握一定的金融常识,正确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维权渠道要正确。
消费者应警惕参与“不良代理投诉举报”可能面临的风险隐患,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1)通过官方途径与金融机构先行沟通协商
(2)通过泉州市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服务热线968133帮助调解争议和纠纷
(3)通过监管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
(4)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合同纠纷问题
(5)通过公安机关解决不良代理维权诈骗问题:若发现陷入“不良代理维权陷阱”,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证据、付费证据、合同材料等)、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