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五要五不” 厚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根基
文章作者:将乐联社01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是继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又一次作出明确指示。当前,我们要凝聚奋进力量,勇于担当作为,积极践行“五要五不”,深学细悟“五要五不”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为高质量做好信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定对党忠诚
落实“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信用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根基和本质性特征,“人无信不立”、重信践诺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因,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秉承的市场规则、职业操守和契约精神。第一,银行从业人员恪守诚信原则,对客户一诺千金、言而有信,尤其是牢固树立诚信理念,坚守诚信底线,以诚待客,以信留客,才能积累口碑,树牢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优质的客户,而优质的客户恰是信用风险总体可控的最佳选择,是银行信贷领域日常营销服务的战略重点。第二,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做假账,银企双方都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信贷工作的逻辑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偏离扭曲,更罔论信用风险的有效管控和治理。近年来发生的不良信贷典型案例,就反复证明了遵循真实客观、诚信为上这一信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第三,现代银行信贷风险理论充分揭示了信贷活动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如果缺少维护履约的良好环境,就会大大增加风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打击逃废债行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搭建信用共享信息平台,完善守信正向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2013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中办国办2022年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强调发挥信用建设对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正向赋能作用,强化市场主体的互信,减少信任摩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坚决提升站位
落实“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盈利是其应有之义、无可厚非,但商业银行发展史也清晰地表明,它从诞生的时候起就首先是一种行业分工,要为经济社会服务才能谋求自身生存发展。信贷业务从一开始就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如果只片面追求利润、忽视造福社会,势必最终为客户尤其是具备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优质客户所抛弃。总书记一再强调“见利忘义一向为君子所不齿”,以义取利、义利兼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经济伦理。同时,当代信贷风险理论和实践更充分揭示了高利润伴随高风险的规律性特征,“唯利是图”的出发点就是潜藏风险损失的落脚点,是高质量开展信贷工作的大忌。
其次,信贷业务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双重属性,2012年以来,总体上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规模从2012年年末的67.3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年末的237.59万亿元,年均增长23%,净利润规模相应由1.24万亿元增长至2.38万亿元,年均增长8.36%,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真实反映。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复杂形势下,以高质量信贷服务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须把营利性服从功能性的原则摆在首要位置,主动降低融资成本,以实实在在的降本让利倾力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最后,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底色要求,而绿色信贷是服务支持绿色发展的主要功能性政策工具和经济杠杆。2023年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境内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3.62万亿元,广义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不断走向深入。所有这些既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更是立足新时代传承以义取利、义利兼顾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实践,合力推动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
坚持稳中求进
落实“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坚信创新赋能
落实“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坚守合规底线
落实“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首先,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金融工作,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完成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多部金融法律的修订。
其次,银行信贷业务是借贷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信贷交易本身就是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依法合规、按章操作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铁律,否则借贷双方的正当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信贷市场正常规范的运行秩序就会受到威胁。总书记指出,“金融运营特别讲究依法合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严格遵纪守法,遵守金融监管要求”。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一批信贷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件,相继组织开展了违法违规、不当套利、乱办金融等系列专项治理,督导金融机构严守信贷市场秩序、依法合规经营信贷业务,各类严重干扰信贷市场秩序的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信贷业务合规性是监管的重点对象和领域,也是宏观治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抓手。这是确保商业银行全局性、系统性信贷业务稳健运行和信用风险总体可控的重要保障。从监管实践看,贷款“三查”、资金流向、不良处置等一直是日常监管关注的主要内容,也属问题多发频发之列。2024年上半年监管罚单数据显示,信贷合规性问题数量占比一半以上,对538家银行机构开出944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7.28亿元,实施各类处罚1600多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监管系统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其要义之一就是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不撞红线,不冲底线,审慎操作,稳健运营。